警惕腺样体面容:别让孩子越长越“歪”,黄金干预期要抓住!
发布时间:2025-07-10 来源:耳鼻咽喉科
你是否留意过孩子的面容变化?如果发现孩子出现脸型变长、下巴后缩、牙齿前突,且习惯张口呼吸,家长们就要警惕了,这很可能是“腺样体面容”在作祟。
什么是“腺样体面容”?
简单来说,就是由于孩子鼻咽部的腺样体肥大,阻塞了鼻腔通道,导致孩子被迫张口呼吸。长期如此,面部骨骼和牙齿发育就会受到不良影响,形成特征性的“腺样体面容”。
1、面部形态:脸型狭长,面中部扁平,鼻梁塌陷,呈现“马脸”样貌。
2、牙齿排列:牙齿拥挤错乱,咬合不正,甚至出现开唇露齿(门牙前突)。下巴短小后缩,严重者形似“鸟嘴”。
3、口唇鼻部:嘴唇肥厚,上唇上翘,下唇外翻,难以闭合。由于长期张口呼吸,鼻腔功能退化,鼻翼萎缩,鼻孔变小。
4、其他表现:常见黑眼圈,精神萎靡,眼神呆滞,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听力下降。
腺样体面容的危害
1、影响颜值,打击自信:容貌的改变可能导致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影响社交和心理健康。
2、危害身体健康:长期张口呼吸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引发打鼾、憋气等症状,影响注意力、记忆力,甚至造成大脑缺氧。此外,还易引发呼吸道感染,如感冒、中耳炎、鼻窦炎等。
如何预防腺样体面容
1、减少呼吸道感染:积极治疗鼻炎、过敏性疾病,避免孩子频繁感冒,保持鼻腔通畅。
2、纠正呼吸习惯:从3岁起,引导孩子养成用鼻呼吸的习惯。白天多进行鼻呼吸训练,夜间可使用呼吸贴辅助闭口。
3、定期检查:3-6岁是预防的关键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早发现牙弓狭窄等问题并进行干预。若4岁前孩子频繁打鼾、张口呼吸,应及时就医。
已经出现“腺样体面容”怎么办?
家长不必过于焦虑,可采取以下步骤:
1、保守治疗: 医生可能会开具鼻喷激素、抗过敏药物,并指导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同时进行闭口呼吸训练(如含水吞咽)。
2、手术治疗: 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严重症状(如睡眠憋气、反复中耳炎、面部畸形),则需考虑腺样体切除术。目前常用的低温等离子手术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
3、术后正畸: 腺样体切除术后,牙齿矫正至关重要
双胞胎姐妹腺样体切除后,姐姐未纠正口呼吸习惯,成年后面型变化
1、唇肌功能训练:通过抿嘴含纸片、用唇包面条、吹纸巾等练习,增强口唇肌肉力量。
2、正畸治疗:医生会根据孩子年龄选择合适的矫治器。3-8岁可使用扩弓器扩大牙弓;8-12岁可使用功能矫治器引导下颌前伸;12岁后,待恒牙替换完成后,可能需要佩戴固定矫治器(牙套),严重者成年后甚至需要进行正颌手术。
3、重要提示:4-6岁是“腺样体面容”治疗的黄金期,家长务必抓住。手术后需坚持进行正畸治疗,并定期(每3-6个月)复诊耳鼻喉科和口腔科医生。整个治疗过程可能需要2-3年,贵在坚持,才能帮助孩子恢复健康面容。
温馨提醒:如发现孩子出现打鼾、张口呼吸等情况,请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切勿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文:万武)
【专家简介】
张志敏
主任医师 五官中心主任
郭筠芳
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
赵章
副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助理
陈竹香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
谢俊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
王瑾
口腔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倪小兵
口腔科副主任,口腔科副主任医师
韩笑
口腔科副主任医师
李曦雯
口腔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