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湖北省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武汉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手机版
扫描二维码
关注手机版

千里求医破困局 血管斑块多学科诊疗门诊MDT模式助力脑梗患者重获新生

发布时间:2025-08-06 来源:神经内科

湖北人熊先生,多年来一直在山城重庆从事繁忙的工作。今年6月,48岁的熊先生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不清等症状。经重庆当地医院行头部核磁检查,提示为急性脑梗死,经紧急救治后病情稳定。后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是又发现了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医生建议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

为了寻求更专业的治疗,经人推荐和在网上查阅资料后,熊先生决定跨越千里回到武汉,直奔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神经内科寻求帮助。

该院神经内科主任、血管斑块多学科诊疗门诊团队负责人万跃教授对患者病情高度重视,并通过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多模态CT灌注等先进技术,精准评估出患者缺血半暗带存活情况及闭塞段血管特征。

考虑到患者同时伴有其他基础疾病,万跃教授团队迅速启动MDT机制,邀请放射影像科、超声影像科、心血管内科、康复医学科等相关学科专家共同讨论熊先生的病情。经过深入探讨、严谨论证,最终确定为其实施左侧大脑中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的治疗方案。

就病情分析、多学科会诊意见、手术方案、团队技术保障、风险与预案、大致费用与术后康复周期等问题,万跃与患者、家属进行了充分沟通,增强了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方案的理解和信心。

介入手术在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进行。万跃率领神经介入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成功为熊先生开通了闭塞的血管段。术后,熊先生被转入神经重症监护室(NICU)接受进一步的治疗与护理。通过床边TCD血流监测,显示患者术后血管复流良好,脑灌注明显改善。

结合患者情况,医院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恢复,熊先生状况稳定,语言和运动能力呈阶梯式恢复,反应能力和记忆功能也明显好转,情绪变得稳定乐观。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熊先生和家人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办理了出院手续。离开医院时,熊先生满怀感激之情,向万跃教授以及神经内科的医护人员表达了最诚挚的谢意,并承诺会继续遵循医嘱,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硬核技术 + 体系创新:构建心脑血管健康新生态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是湖北省“323”攻坚行动的重要内容。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作为湖北省“323”卒中攻坚行动办公室及国家卫健委指定的省级脑血管疾病技术指导单位,积极推进全省脑卒中综合防治,率先设立全省首家血管斑块多学科诊疗门诊,该门诊整合十余个临床优势学科,构建“筛查—评估—干预—随访”一体化诊疗体系,打造个性化血管健康管理平台。

血管斑块多学科诊疗门诊的成立,标志着医院在慢性病管理体系化建设方面迈出重要一步,这一创新举措将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全面提升血管健康管理水平。未来,医院将从以下三个维度深化发展:一是科研创新体系建设:构建全国领先的血管斑块临床研究数据库,整合多模态影像学、基因组学及长期随访数据,重点突破斑块形成机制解析、动态风险评估模型构建等关键技术,为精准诊疗提供循证医学支持。二是分级诊疗网络优化。建立标准化筛查路径,依托5G远程会诊平台实现“省级示范中心-市级枢纽医院-县级哨点医院”三级协同,通过技术下沉、人才培训双轮驱动,确保防控网络全覆盖。三是智能医疗服务升级。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临床实践,开发涵盖智能影像识别、风险预警、个性化健康管理的全流程智慧平台,显著提升诊疗效率和服务半径,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广泛人群。

未来,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将继续以多学科协作、全周期管理、医防融合为核心,持续优化“早筛早诊—精准干预—规范康复”的诊疗生态,让每个生命都能享有高质量的血管健康管理服务,探索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湖北模式”,为构建“健康中国”慢性病防控体系提供示范样板。(文:姜海伟、戚璐)

全方位知晓医院信息

× 预约挂号 互动交流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