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湖北省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武汉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手机版
扫描二维码
关注手机版

慢性肾衰竭并非绝症 科学管理守护肾脏健康

发布时间:2025-07-14 来源:肾病内科(风湿免疫科)

当被诊断为“慢性肾衰竭”时,不少患者倍感沮丧,甚至误以为慢性肾衰竭等同于尿毒症,生命进入倒计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研究表明,严格执行自我管理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疾病进展速度可显著延缓5年以上。这宝贵的五年,并非奇迹,而是科学管理与医患协作的必然结果。

精准用药为肾脏筑起“防护盾”

确诊慢性肾衰竭后,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患者需严格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并定期复查。

1、固定时间,精准用药:降压药(如沙坦类/普利类)需每日固定时间服用,漏服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加速肾脏损伤。

2、特殊用法,确保疗效:磷结合剂(如碳酸镧)必须随餐嚼碎服用,才能有效结合食物中的磷。酮酸类药物需与食物同服,以达到最佳效果。

3、警惕药物“混战”:铁剂与磷结合剂需间隔2小时服用;抗生素应避免与免疫抑制剂同服。每次就诊时,请务必携带所有药物(包括中药和保健品)的药盒或服药清单,主动告知医生。

4、识别药物信号:服用降压药后出现头晕,可能是低血压的表现;促红素注射部位疼痛,需及时反馈给医生。详细记录异常反应发生的时间和症状细节,复诊时完整告知医生。

有效医患沟通:建立治疗同盟

1、症状记录,胜过千言:不要简单地说“最近不舒服”,而应具体描述症状,如:“晨起脚踝水肿,按压凹陷2厘米”、“夜尿次数从2次增加到4次”。携带近期的血压/血糖记录本,比口头描述更有效。

2、善用沟通新工具:通过微信公众号上传居家检测数据;紧急情况可使用图文咨询功能。但请注意:线上咨询不能替代必要的面诊,肌酐突然升高20%必须及时就医。

自我监测:身体的“预警雷达”

一、家庭监测三件套

1、电子血压计:晨起服药前、睡前各测量1次。

2、体重秤:每天固定时间称重(晨起排便后)。

3、尿液观察:记录尿量变化、泡沫增多现象。

二、关键警报值

1、血压持续>140/90mmHg

2、3天内体重突增2公斤

3、尿量减少至平日1/2

出现以上情况,请务必在24小时内联系医生。

肾脏是沉默的器官,但管理不能沉默。那些认真记录用药反应、带着症状清单就诊、坚持每日测血压的患者,正是用这种“较真”的态度,赢得了延缓透析的宝贵时间。

好消息

记录病情相关数据(上传健康数据、检查结果);专业康复师365日在线解答健康问题;院内医护人员在线评估、指导。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肾病内科–慢性肾脏病患者管理微信公众号为您服务啦。(文:徐敏)

(请扫码关注) 
 

全方位知晓医院信息

× 预约挂号 互动交流
关注公众号